˙Q&A˙

這真是一個很好的大問題……我不知道。

職業與工作勞動的意思是某一個人能解決另一個人的問題,且對方會支付合理的報酬給他。現在文字入行的門檻很低,只要寫了一本書並且在紙上印上名字,那每個人都能自稱是作家,只要有錢有時間有資源,人人都可以自出版,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更好的問法是: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作家?要解決誰的問題?(這些事情是我從大學修課的設計思考中學到的。)

至於區分職業與業餘的標準,我個人是以「某一人能否單靠寫作及其相關的Side Project就賺到足以維生的錢」來區分的,所以「作家」是寫作者、消費者、市場產業環境三者共構而成的。我個人會傾向把這三者都摸清楚了之後再去寫作,我得先認識自己,知道我能做到什麼?消費者想要什麼?整個市場環境允許我做到什麼程度?我消除了我的焦慮之後,我才能安心寫作。我是一個只會寫小說的人,我不是斜槓青年欸,我沒有其他擅長的事情了,如果我不能時時關注產業動態並迅速做出回應,如果我錯估了局勢,我就會直接完蛋欸。(焦慮、驚恐)

我是月亮魔羯,安全感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沒有辦法在我不知道的環境或我不習慣的邏輯中工作。

這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的。 我個人會傾向把這個問題拆分為:我想要得「哪一個」文學獎、某個文學獎的給獎單位會有什麼顧慮和隱形期待?某個文學獎一直以來傾向於給什麼樣的作品得獎?為了解決我自己的問題,所以我會去爬給獎單位的歷史、協辦單位的歷史,以及盡我可能的回顧過去文學獎的得獎作品,然後想辦法在既有的脈絡下留下我自己的腳印。

啊不過如果脫離文學獎的邏輯範疇,進入大眾的出版市場後,其實我也不知道《那一天我們跟在雞屁股後面尋路》要怎麼單憑它自己的文本內容去「說服」非廣義人文學科背景的讀者覺得它好看。

PS. 更多實際(或許)可供操作的細節詳見Q4
PS.或許有些人會說:「文學獎比得不就是文字技術和小說技巧嗎?」,這句話直觀上來說沒錯,但我總會有些疑惑,會參加文學獎比賽的人大多都是文字能力是PR99的人在參加的,那他們的文學技法真的會落差很大嗎?

若以國小自然科的實驗步驟模擬文學獎的狀況:控制變因(小說技術等客觀原因)+操縱變因(我不知道的個人主觀原因,如評審喜好、外在藝文環境變化對人類造成的認知失調與發展的因應方式等)=應變變因(文學獎的結果),目前我想不出用完全科學理性的方式理解操縱變因的影響有多大,所以我還在困惑。

這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不知道耶,我沒有遇過出版社真的命題作文要我寫的情況。剛從事全職寫作的時候的確因為錯誤認知而發生過類似這樣的情況,但事後仔細想想,發現那可能是溝通不良的問題,只要在前期多花些時間溝通確認好雙方的方向、雙方達成一致的共識、薪資分潤兩方都可以接受、彼此互信尊重為對方著想,那工作起來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論換位思考的重要性!)「如果前期討論沒有共識,那日後的工作就會遭報應,這是真的。」(這句話是來自某個自由業文字工作者前輩的慘痛教訓。)

於我而言,小說是一連串選擇和說服的技藝,是用來處理「如果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會非常糟糕且難以處理,但三次元的人類因為各種原因偏偏會需要或用以進行假想訓練」的一切事物。我主張二次元歸二次元,三次元歸三次元,兩者不能混於一談。有些時候,某些人做出糟糕的事情跟他喜歡什麼、認同什麼、創作出什麼無關,而是單純是因為他人品很糟。這是基本數學邏輯的問題。

某種程度上,我無法理解「文如其人」的概念,按照我的歷史學腦袋運作的邏輯,如果我要說某一個人「文如其人」,那我應該要等他往生後無法再生產任何文本,我才能透過一系列已存的文本研究、家屬與親友的採訪等全方位的調查,來證實某個人真的「文如其人」,我的歷史系腦袋無法理解要怎麼證實一個活著的人「文如其人」。人類光是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一個會被研究的文本欸。

不過我的台文系腦袋某個層面上可以接受「文如其人」這個說法,因為我寫不出來的東西就是寫不出來。例如:我目前就不是一個慕強或崇尚個人英雄主義的人,所以我可能就寫不出金手指無限流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網文之類的東西。我認真的想過,我可能沒有辦法寫男性向爽文,因為那樣的創作過程中我會很痛苦。我不是那些書的客群,我不懂那個消費市場的邏輯,只是這樣而已。

未來的變化我不知道,說不定哪天我出重大意外,大腦受創造成我的性格大變,搞不好那時的我就寫得出男性向爽文了。

這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想的。

我個人會猜想這個問題是不是緣於上一個時代(到2024年為止大概30~40歲的人,AKA.比我大十歲左右的人。即他們學生時期都是投文學獎進入文壇或純文學場域的人。有種說法說他們是「把文學獎弄壞的一代XD」。)以來,大家對「文學獎體」的討論與正反論述而來的呢?但是關於「文學獎體」這件事,就我個人的觀察,我覺得多數人好像有一種迷思,認為一定要「按照某個樣子依樣畫葫蘆才會得獎」,可是,這會不會是缺乏對文學獎機制的理解才會這樣想的呢?如果大家都覺得要按照A樣子寫才會得獎,那所有參賽者都按照A樣子寫,到最後就算評審想要從參賽作品中選出其他樣子的文章也沒辦法做到啊?最後選出來的東西就還是近似於「文學獎體」的東西。

文學獎某種程度上是會複製自身典範最終導致毀壞的機制,而如果這個機制的所有參與人沒有充分地意識到這件事情的話,我想不出來這種機制要怎麼創造新意?可是偏偏,新的東西在文學寫作、論文研究和知識思維的更新上是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AI可以大量複製既有文本的今日。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大部分文學人類都在擔心AI,但很少人懷疑文學獎機制XD

在文學獎的匿名機制下,參賽者不會知道其他投稿人投了什麼樣的稿子,也不會知道哪些稿子是因為甚麼因素而被淘汰掉的。除此之外,校園小說文學獎評審的構成多元,由不同年齡層、性別、種族、階級、價值觀、意識形態聚集在同一場域討論出得獎作品來的,所以一篇小說要得獎,它就要靠自己本身的文本內容和文字技巧「說服」所有不同背景的評審達成一定的共識。

那我個人的做法是,我會去分析評審的背景,分析的方法也不難,只要知道不同世代的評審,身為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曾受過高等教育和文學院訓練的他們,在其學生時代能接觸到哪些藝文讀物?他們年輕時的藝文風氣是什麼樣子?他們的同儕可能的讀物或娛樂消費會是什麼?是哪些因素型塑了他們可能的藝文品味?理解他們重視的價值和想要守護的信仰後,換位思考他們可能在文學獎的場域中會選擇鼓勵哪些作品?分析完之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盡力去符合他們的期待就好了。

上述的問題同樣能放在分析與我同年紀的參賽者上,不過此時分析的目標就不是說服」,而是「做出差異化」了。

啊不過我做完這一切,透過反覆的觀察、假說、實驗、結論」的過程中,大學時期的我通常只能拿到校園文學獎的小說首獎、縣市文學獎的二獎、全國性學生文學獎的佳作和跨國學生文學獎的佳作。所以讀這個網站的人類你們就知道啦!我是一個沒什麼文學才華的普通人XD,然後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歷史系和在成大一些看似與文學毫無關係的課程中學會的。

雖然我後來得了金典獎,但我目前還沒有搞懂為什麼我會得金典獎,我目前也還無法解釋為什麼沒有入圍或得過任何一個文學獎的〈疼痛轉生〉會在書籍出版後得到最多迴響。我不知道。在我還沒有自己生產出我可以接受的邏輯前,我暫時把這件事歸因為運氣

因為文學獎的變因太複雜了,畢竟我又不可能知道文學獎的評審和參賽者會是誰XD,我不確定要對諸多變因掌控到什麼程度才能決斷地說我沒有寫作天賦」,因為在我看來,沒有得到某個文學獎比較客觀的判斷標準是:我對某個獎項的評審邏輯與文學品味還不夠熟悉、我沒有完全掌握我的目標客群或我的寫作實力與技術還不夠。幸好這些都可以透過學習解決,對求知欲望旺盛的射手座寶寶來說,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剛好不是一件令我困擾的事情XD

如果硬要說有沒有天賦的話……可能就是沒有得到某個獎項的天賦?但那不代表其他地方不需要我啊!說不定有其他地方需要我的人格特質與天賦或我寫BL色色的能力XD

我沒有得過林榮三或鍾肇政這類需要分初審、複審、決審的層級較高的全國性文學獎。在層級比較低的校園文學獎或縣市文學獎上,因為參賽稿件數量、人事成本與經費等因素,這類獎項通常只有初審(篩掉不符合參賽資格的作品或選出入圍作)、決審(真正決定名次),在決審的場域中,為了在有限的資源內盡力達到多元和世代平衡的需求,所以會盡量選出老青三代並維持性別比(當然啦,凡事都有例外XD),在這狀況下「老青」是呈現一個水平的狀態。

但在層級較高的全國性文學獎上,「老青」三代是呈現一個垂直的狀態,較年輕的寫作者擔任複審(年輕人眼睛跟體力比較好可以看比較多稿件XD,篩選哪些可以往上送)、較老的寫作者擔任決審(在各行各業中,堪稱理想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期望自己產業的老人家有較多閱歷且時時關注該產業發展脈絡中的新事物,但這在資訊管道爆炸的網路世代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前者的狀態對我來說比較易於觀察和進行實驗,因為決審會場是開放給參賽者參加的,這類文學獎場合,相較於不知面目和背景的大眾讀者市場,它對我而言是比較容易可以進行觀察分析與歸納的場合。但後者因為「評審與參賽者皆匿名」和「評審現場不公開」等因素,我能觀察到的現象有限。

在層級較高的文學獎比賽中,除了決審記錄記載的內容以外,未能收錄在內的其他考量,外人不會知道遂無法更進一步進行分析。那我個人對我沒有得獎這個結果有兩個詮釋:1、我沒有文學才華。2、我還沒有足夠的材料可以進行分析。

我還沒有想到辦法準確地於現有文學獎機制中觀察到我投稿的作品會在哪個階段就被刷下來,也不知道我會是因為甚麼原因而被刷下來的,沒有觀察就沒有辦法進行分析和實驗,更遑論進行有效調整,傷腦筋。

我不知道,我分不出來。因為我的工作模式都是一樣的這算不算是一種慣性思維?)── ── 觀察、假說、實驗、結論、等候評價出來下次評估與調整。沒了。

我分不出來文學獎評審跟我的言情小說編輯所做的事情與他們發揮的功能有什麼不一樣:他們熟知他們主要客群的默契和相信的價值,為他們的客群把關作品品質;知道他們所工作的場域曾發生過哪些事情知道該如何盡量避免炎上紛爭但有時還是避不開……通常世人把這些能力通稱為專業。我不知道,我分不出來兩者的區別,可能我太笨又太年輕了……?

假設,有一個熟習台灣文學史發展和各流派文學小說演變的老學者(可能不太會使用網路搜尋)和一位讀遍中國日本、韓國、歐美、台灣的BL小說並能比較各國BL文化差異的年輕腐女編輯(超會用網路的人類)。我不知道在評價小說的範疇中,我該怎麼分辨誰比較厲害?誰對小說的品味比較好?我不知道,我覺得兩個一樣厲害。

如果硬要我區分純文學讀者和大眾文學讀者的話,我會覺得是閱讀時大腦運作的狀態不同。以我個人為例,我在讀一般大眾認知的純文學時,通常是在學習、研究或工作的時候;當我在讀大眾文學的時候,我的腦袋是放鬆的,處於休閒的無腦看文狀態。進行前者的時候,我的大腦接收到的指令是獲得工作完成的成就感,後者接收到的指令是負責感受快樂跟萌,就這樣。

PS.如果有人想問:那這樣文學獎小說要比什麼呢?」,我個人的回答請參考Q1Q2Q4,我個人無法為所有文學人類代言,都只是個人意見。

PS.採取學生時代的年紀作為標準是因為根據1960年代以來的腦科學研究,目前的研究顯示平均25歲左右人類的大腦會完全發育成熟,可能難以再接收新的事物、刺激與邏輯。在20歲左右流體智力的作用會逐漸下降,相較起來晶體智力會下降得比較慢。前者是關於先天的智商、創意、跳脫固有思維的能力相關,後者則是與後天學習而來的經驗相關。不過,大腦還有很多未開發的研究領域,所以說不定這個說法很快會被更新也說不定。我個人不是腦科學背景出身,如若有誤,還請見諒。

PS.我個人不太喜歡「純文學」和「大眾文學」這兩個詞,因為它們隱含著一種二元對立的概念,以及將參與其中的人都視為是均質的,無視「大眾」一詞的有機、變動和複雜。我的意思是,當某人在談論大眾文學時,我會更想知道他在談論的到底是「推理小說」「科幻小說」「BL小說」「言情小說」還是其他的什麼。不過我也能理解語言和詞彙的有限性,所有的分類和詞彙的發明與定意都是粗暴的,但實務運行上為了方便研究者研究、出版社工作和消費者搜尋,所以我們只能使用這些詞彙和分類。我好懶得去發明新的詞彙(我知道現在有時會用類型小說代稱大眾文學)……算了啦罔用。

我不知道,我沒有遇過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在管我那雙雙從事教職的我父母怎麼想?我射手座!我走我自己的路!,我剛好沒有遇到這種困擾。我從高中起就會用各式各樣企管系的表格和心理測驗分析我自己感謝網路,信息的海洋!感謝我月亮魔羯INFP的焦慮內向性格!感謝我害怕給人添麻煩的長女性格!)(。我順便分析了他們的學科背景他們分別是數學老師和會計老師、成長年代和他們的世代思維,我不覺得他們有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或網路原生世代的工作模式工具思維與價值觀,或台灣文學產業的歷史與發展。他們是數學邏輯的人類欸,要求他們跨領域學人文學的邏輯,太為難他們了吧?跨領域有多難,這世界的人類應該都知道吧!

我從小就很會頂嘴,然後多數時候我跟我媽溝通我的未來時,我大多會說出我媽不知道的事情或新的資訊,一些乍聽起來很合邏輯的話,我媽會努力去聽但她無法理解她往往聽到一半就會開始放空),不過她也不會用亞洲家長的權威式教育硬逼我要聽她的話。只要她確認我能為我自己的選擇負責、有全方位的思考過我要做的事情,她就不會管我要幹嘛了。我是個幸運的孩子,能有這樣的媽媽。感謝守護星木星的保佑。

我能理解父母可能都會有一些擔憂,那除了用事實證明他們的擔憂不存在以外,我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我不想要成為那一種只會聽從父母和師長的話做事,無法獨立思考,在未來的某一天後悔時反而去責怪長輩」的那一種人,只是這樣而已。如果事情真的那樣發展,我的父母應該會覺得很莫名其妙又很無辜,他們只是把他們那個年代認為好的東西傳給他們的孩子而已。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辦法感知到時代的變化,以及明白所有變化意味著什麼。

我能明白我沒有這種困擾,不代表別人不為這種困擾所苦,但是若我沒有經歷過這類事情卻要宣稱我知道怎麼解決,那對我來說也是個很奇怪的事情。我最常使用的思考模式也就只有那一個:觀察、假說、實驗、結論、等候評價出來下次評估與調整。我會使用的表格工具也都在其他問題中列出來了。

我只能建議小孩可以換位思考父母立場,然後想辦法找客觀資料說服他們。啊如果說服不了,那我會傾向認為是父母的問題,而不是小孩的問題。我想不到如果有個孩子對自己、對外在環境了解得足夠透徹且能為自己負責,家長有什麼理由按照自己的世代價值觀限制孩子。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請衡量自身條件與狀況,以及本身在乎的價值序位去進行考量。我沒有辦法告訴別人一套普世通用的做法,不、不好意思。

我有的時候會困惑「保持初衷」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些時候人們會對某件事情有樂觀正面的想像(我姑且不論初衷是負面想法的可能性,因為我想發明這句話的人本意應該不是那樣吧……?),是因為對某件事情沒有全盤的認識,無知的樂觀是件好事嗎?我不知道耶,但我傾向保留我隨時都有調整自己認知的自由。

雖然我在演講時也可以反問提問者對初衷的定義……但那樣會不會看起來很雞掰?可是假設大家都是第一次見到我,我有甚麼權利預設大家知道我的內心活動呢?好難哦,我總是下不了決定。

扯遠了,我應該好好要回答這個問題。嗯,如果硬要說我有什麼初衷,那可能就是在盡量不傷害到別人的情況下,賺到足以讓我活下去,維持一定生活品質的錢錢吧!

當有人問我這個問題時,我總是非常困惑。我不喜歡回答是非題或選邊站的問題。我有一部很喜歡的日本BL漫畫《三角窗外是黑夜》,當中有一個角色是能被鬼附身的女孩,女孩在童年時應允一隻鬼的請求將身體借給祂,從此開啟她往後不斷被鬼入侵的歲月。有些時候人們說「是」或「否」,並不真的明白自己答應或拒絕了什麼。

當我聽見類似關於「影視化」的問題時,我的內心活動be like:他為什麼要這麼問?他跟我的認知是一樣的嗎?給誰拍?怎麼拍?客群是誰?他問我這個問題是預設我已經思考過拍不好的話可能會造成書籍銷量慘淡、作者與原著被波及受到負面影響?還是拍得好的話,作者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會連帶地水漲船高,在現代媒體環境中會被賦予相應的責任,然後變成一個不能自由自在亂說話、說話要小心翼翼維持人設的人嗎?(跟偶像的困境一樣?)他問這個問題是認為我已經全盤推算過可能的結果並做好心理準備能負起責任、面對往後評價與承擔後果的嗎?但是我要怎麼確定對方拍的影片都是完全符合我的預期的呢?每一位創作者都有他們自己的自由啊?我的作品被選上不就只是代表有人覺得我寫的東西可以剛好解決他們的問題而已嗎?那他們最後要解決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或他們實際上要挑戰什麼,到底關我什麼事?我只是收錢授權給影視方讓他們去發揮,他們有他們自己的考量啊?說不定他們會創造出一個完全新的、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我要影視方完全按照我的想法與美學去拍片、行銷、編劇……那應該是我要付給他們錢吧?他們又不是我的員工,為什麼要為我個人的「希望我的作品能被更多人看見」願望而努力?我好困惑,我真的好困惑。我不知道觀眾、出版社、影視方的考量是什麼?但現階段的我只要能拿到足夠的錢讓我能維生、探索這個世界跟繼續寫故事就可以了。我是快樂的文學打工人。我又不是這輩子就只寫《雞屁股》這一本書,讓孩子自己去長大。隨緣隨便啦!

上述困惑在採訪時我都不會真的問出口,因為那感覺很像是在為難打工人,問這問題的人搞不好只是老闆叫他問他才問的。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在問什麼?就算我真的這麼回答,文章的字數大概也會超過,又造成排版或編輯的困擾。

所以多數時候我會回答:「呃,我不知道。我沒想過。隨緣。那又不是我決定的。」

之類的胡說八道。

事後回去看採訪文章,要是我不認識我自己,我都會覺得這個「何玟珒」毫無思想和靈魂(?)。幹。

如果我真的希望我的小說被拍成電影,那我事前應該要先知道對方需要什麼東西吧?但多數時候我只考量到文學獎比賽評審或台耽BL的目標客群和讀者,沒有想到影視方的需求啊!我才二十五歲!!!我對世界一無所知!!!(耍賴尖叫)

我好困惑。我甚至不知道我該不該這麼困惑?

我不知道,我沒有克服過這件事。每一次下筆或做任何一個決定時,我都還是會擔心讀者與工作對象的反應,我不知道讀者會不會喜歡我下一次寫出來的東西,也不知道我決定要做的事情會不會無意間造成別人的困擾,我超害怕QAQ。沒有得文學獎的時候,我還是會難過,會難過到躺在床上大概三天(吧?),然後躺完之後就會想辦法開始進行複盤,確認我有甚麼地方可以改進。這大概是出自於一種「大媽心態」,就是,我都跌倒了還不試著從地上撿些東西起來的話,我會覺得我超虧(嗯?)。

啊不過網路原生世代的寫作者或許會遇到一個困擾是,在網路上寫作時有時會遇到負評或反推對吧?我如果讀到的話,理智上知道我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喜歡我的作品,因我所受的文學院訓練,讓我傾向主張「作者只是作品的創作者兼第一個讀者,對文本本身來說,作者的意見與其他讀者沒有高下之分,一律平等」的說法;但情感上看到負評時我還是會難過(而照顧我自己的情緒是我自己的課題,那不是讀者的義務)。

那我讓自己比較好過的兩種心態是:1、把作品跟我本人視為兩個獨立的個體 2、按照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卡爾羅傑斯的「271法則」來看,面對一個立場,在10個人當中有1個人會持完全反對的意見;7個人會無視中立或根本不知道這件事;2個人會完全支持這個立場。這只是平均值,實際情況多有變動。我自己很喜歡這個說法,有統計學上的科學數據令我自己很心安。

若以社群媒體的狀況來看,面對一則貼文,留下反對意見的人是10%;留下支持意見的人是20%;僅是觀看吃瓜不留言,在心中默默下了價值判斷或不在乎的人占了70%。我曾聽說過一種說法:「有些時候,在社群媒體上吵架,其目標不在於說服對方,而是吵給平時沒有在關注某些議題的人看的。」,社群媒體平台的機制讓人有一點點困擾的是,在那70%的大多數人裡面,我們無法準確地辨認:誰真心是想入行但仍尚未掌握產業邏輯和規則的人?誰是吃瓜群眾?誰是社會研究者、社會觀察家?誰是試圖教內行人做事的外行人?誰是準備蹭流量的人?我不知道。

這是一個很好的大問題,我會列出可能的情況並提供我個人會處理的方式:

1. 文學獎截稿日在即但想不到要寫什麼時

(1) 檢視平時靈光一現的小說點子或碎片看能組成什麼故事來

(2) 回去爬梳該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想知道沒得獎的作品長怎樣,但實務上難以做到),爬梳文學母題和脈絡,發展出新的問題意識(這種小說還可以怎麼寫?為什麼有些東西比較少見?如果改用另外一個方法寫不行嗎?)

(3) 讓腦袋放空放鬆,等待被靈感隕石砸到(誤)

 

2. 命題作文(AKA.老闆交辦了工作但又說讓我「自由發揮」或老闆其實自己也不知道他想要什麼時AKA.設計師經常遇到的改稿地獄困境)

(1) 回去爬某個雜誌某個邀稿、某個單位的慣有風格與核心理念,認識這個發表平台。

(2) 思考他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為什麼要發稿給我?他們期待我可能可以為他們幫上什麼忙?

(3) 我能達到他們的期待嗎?我能跟他們一起工作嗎?我這個月缺錢嗎?(誤)如果不行,我要不要推掉這個案子呢?如果評估後可以的話,那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呢?做這件事情我會不會良心不安?我的能力夠嗎? 我會不會傷害到我重視的人事物呢?我有沒有什麼事情還沒有想到的?

 

3. 長篇小說進行到一半但忽然寫不下去時

(1) 回去檢視角色小傳、內在動機、劇情推力有沒有問題?

(2) 如若上面沒有問題,那是不是我對角色的想像太過單一?還是我對角色所處的狀況想像太過單一?我的認知跟想像的能力是不是達到了我個人目前的極限?我是不是忽略了更多可能性?

(3) 如果是(2) 的話那就去學習、閱讀、觀察、建立資料庫。盡可能地創造更多可能性與更多的疑問句。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不知道欸我沒有在算我看了多少書,我也沒有在經營社群。

關於書的問題,我猜想是因為人們對量化數據的追求迷思(追逐KPI!)在論述的時候,人們往往要求若能有證據佐證是最好的,於是每個月看了多少書、多少文字量、列出書單……等方式遂成為能讓人們心安的方式。在過去某個時代的法學院、商學院和大部分理工科系會相信這件事(好啦現在台灣整體上還是相信這件事)。大概在1970年代美國有一小撮各領域的菁英開始發現事情怪怪的了,因為量化數據沒有辦法呈現質化數據。在文學與出版產業上,我們要如何確定某個人看的書與文字量實際轉化、吸收與應用的比例呢?如果有個人寫了一百萬字但內容很糟(劃刪除線)或都只是陳腔濫調而沒有新的知識與思維,我們能說他是個好的創作者或研究者嗎?這是量化數據的侷限,但我不知道要怎麼說服所有人相信「量化數據的侷限」這件事?幸好有在工作的絕大部分社畜大多會自然而然的知道這一點XD

另外,獲取知識的管道現在也不只是書了喔!知識型PODCAST、YOUTUBE等線上資源取得方便,現在是一個可以用更多元快速的方式獲取知識與各產業邏輯的時代。

關於經營社群的問題……我猜想在當代社群發達、網路資訊蒐集容易的情況下,網路原生世代的寫作者或多或少都會有行銷社群很重要的概念,致力於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被看見」。基於這個前提,我會改寫這個問題為「要做些什麼才會被看見」。行銷並不是產品在完成後才要開始做行銷,在產品源頭開發時就已經要進入行銷的一環了。「被看見」這件事情有時可以透過大量曝光達到,有時可以透過「長得特別怪」達到。那我個人的做法與執行步驟詳見Q2、Q4、Q5。

如果小說已經完成了,現在要推廣的話,那麼我的建議是,請換位思考你的目標受眾慣用什麼方式接受資訊、習慣在什麼時候接收資訊、習慣用什麼社群軟體,這一類資訊在市面上各大商業書籍都能查得到(真的不能小瞧商人耶,商務人士為了要賣東西給別人,所以會糾合統計學家、歷史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妥妥地跨領域協作。對多數初學者來說,這是非常反創作型人類較常以我為出發點出發的直覺的吧XD。

我在學生時期也是這麼做的,在各大小說平台和社群媒體當自己小說作品的搬運工,但在25歲以後有了顆成熟的腦袋且出社會後,我決定採取隨緣的態度面對社群平台的粉絲經營和追逐流量,因為我懶惰,覺得那樣太累了XD。我每天沒有那麼多話想說,我也不習慣一直將自己的隱私暴露在大眾面前,所以我傾向學習其它更適合我的方法來做這件事。

那我個人習慣的做法,是去調查各社群媒體的發展歷史、它對不同世代的使用者而言是什麼意義、社群經營在商業策略上現在加入的使用者的後發優勢是什麼?綜觀目前台灣現有的社群軟體進入台灣已有十多年了,我個人不覺得現在新進入的使用者有先發優勢,不過還是有使用得很好的案例,有興趣知道的話可以去閱讀相關的商業書或線上課程。

PS.雖然是題外話,但如果有人感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搜尋KPI和OKR的不同。

PS.這些都只是我個人的做法,提供參考,如果看到這個網站的你有自己習慣的做法、評估、信仰、價值觀、人格特質和不得不的考量而採取的行動,你是對的。我的辦法也沒有比較輕鬆,目前我只是,只會這個做法而已,我不會其他的了。

要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要先從認識出版社開始,就我個人所知台灣的會出小說的出版社大概有五種:

1.用愛發電的沒有線上小說平台的出版社:九歌、聯經、前衛、蓋亞、高寶、新月etc

2.很有賺錢的思維有自己線上小說平台出版社:鏡文學、城邦集團、台灣角川etc

3.用愛發電的獨立出版聯盟成員(在經濟部工商登記查詢系統查找得到的小出版社):留守番、南方家園、海穹文化etc

4.用愛發電的小型網路工作室(在經濟部工商登記系統查詢查找不到的小出版單位,可以想成某一群人的自由接案副業):一木工作室、涵集、唯社、凱薩etc

5.雖然叫做出版社但其實更偏向於代理商:平心etc

有了這層認識之後再往下談:「每一間出版社的發展史是怎麼樣的?甚麼時候成立?它成立的時間點如何培養了它所培育的作家特性或群像?在時間長河中它有沒有因應社會變遷而進行轉型?該出版社的各書系經營策略是甚麼?有沒有打算扶植台灣寫作者?他們要前往哪裡?」

要回答這些問題的話,推薦使用企管系的工具:SWOT分析、TWOS策略、PEST分析,總而言之想辦法蒐集資料,把這些表格的空格填滿並生產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下一步就是思考你跟你的作品適不適合這家出版社的調性了,如果發現自己的人格特質不適合做那件事,或者說預期會做起來不開心,那就換一家出版社,重複的流程再來一次,直到找到合適的出版社為止。看起來很笨很累吧,但要投稿給出版社就是這樣。

啊,對,投稿的時候不要傻傻的只把稿子丟過去然後就不管了,我前面做那麼多前置作業啊不告訴出版社讓他們感動一波(以此提升可能的收稿機率)……那前製作業的部分我是在做心酸的嗎?不行!這樣我超虧(大媽心態again)。喔,對了,那個……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某個人的寫小說技能有達到其目標客群可以接受「它」是小說的水準喔……。(氣音)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選擇啦,就是等待被各大出版社編輯在事務繁忙之餘發現,例如多多參加文學獎比賽。那文學獎要怎麼得獎呢?我個人的方法詳見Q1Q2Q4……但我也不太確定這方法有沒有比較容易。

啊,不過我使用這些工具也不是因為我有多聰明之類的,而是我很害怕造成別人的麻煩,如果我不懂某個圈子的默契、邏輯和每間出版社擅長處理的書,保持著「原原本本的我」闖進去然後強迫該出版社的人硬是要接受我,如果不接受我就自己難過咒罵該出版社……那樣子不會很奇怪嗎……?(困惑)

我不知道耶,在這個生產科技發達到幾乎所有產品都生產過剩、供過於求,所以分眾行銷、精準行銷顯得格外重要的二十一世紀,現在網路原生世代的寫作者不思考這些真的沒問題嗎?(困惑)

如果某個人想要進入文學產業,但卻不了解台灣文學史、台灣出版產業的結構與歷史乃至於各國對文學、出版、文化產品進出口的現況如何,那我會覺得很奇怪……?如果連作者本人(產業鏈的其中一環)都不知道書可以賣到哪裡去,然後從書籍內容源頭就開始思考把關,那誰要來想這些事情呢?編輯嗎?把這些思考外包給編輯是一件好事嗎?可是編輯又不是全能的神明……而且台灣文化產業付給從業人員的錢很低欸XD。假設要完成一件事情要付出的成本是十成,作者只負責生產內容(大概只占一成吧),那其餘九成都是要由出版社編輯完成的,稍微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我幫忙多想好一些事情的話,其他人的工作量與壓力會不會稍微少一些呢……?我也……不太確定……。嗯,不過這好像也沒有對或錯之分,只是個人選擇而已,我做這些也只是基於個人的小小興趣而做的,做這些觀察的時候也沒有特別痛苦……那就姑且繼續做下去好了啦啦啦。

有些人好像會把編輯想得很可怕(好啦我以前也是XD),但是我現在覺得好像不用把編輯想得太可怕耶。我做完了所有的前置工作,我對我的作品和它適合去哪裡有了最基本的認識,我不是「幸運被垂青、被選擇」的,我是經過評估之後覺得可以跟你合作、我們兩個可以雙向奔赴」才來的。我覺得這樣子的自信很重要,如果硬要說我的自信從哪裡來,可能是我做了充分的功課?

我是來工作的,那我跟我的編輯就是個平等的關係,是同業,都是快樂文學打工人。因為入行的年紀小(嗯?),所以我的工作對象都是年紀比我長的人,我會尊敬長者為某件事情所花費的時間和心力,相信他們的專業而不是年紀,與之相對的,那我也要盡量拿出同等的專業能力來面對我的工作對象,我覺得這是一種彼此尊重。但多數時候我可能都只是一個焦慮的、飄散滿滿菜味的人類(抱頭)。

我不知道。我不喜歡回答二擇一的問題。自由奔放的射手座我本人是以「職涯」(Career)在思考我自己的人生的,而不是「工作」(Job)。就我所知,二十五歲的我沒有聽過這一生每天就只固定在電腦桌前打字寫作而不作其他事情的現代作家。過去幾十年前可能有這樣子的人,但如果現在還有這樣子的人的話,那我會有點擔心……希望他有個非常忠實且厲害的編輯夥伴能為他賣書和阻止他陷入「閉門造車」或「重新發明車輪」的窘境。 我在想這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會不會是因為台灣過去的教育都著重培養「專才」而非「通才」呢?造成這樣子文化思潮的因素或許是因為受到「工業泰勒化」的影響。受過去影響造成現狀是這個樣子,不代表未來也得按照這個模式。從歷史學的眼光來看,文藝復興時期的達文西在當今工業社會的標準來稱呼,不就是「通才」或「斜槓青年」嗎?我有些時候會假想一個情況:在那個顏料尚且需要從礦物慢慢磨成並加以調和的時代,達文西說不定是畫畫的時候覺得某個顏色調不出來,他氣噗噗所以才去研究動植物、礦物等大自然的一切,以調出心目中的完美色彩,然後一個不小心就變成超強的博學家了。如果從我的想像來看,達文西根本是帶著「問題意識」發展「職涯」的「成長型人格」的人。達文西斜槓青年!(或者說斜槓老、老年?)

我不太確定「有靈魂的作品」是什麼意思?在文字作品中追尋「形而上」的事物於我而言是無法接受的邏輯,但若是脫離文字作品,將「靈魂」的概念置放於社會文化環境的範疇中,我可以毫無阻礙地接受這件事。

我猜想會相信「文學人談錢很庸俗」「文學人不可以賺錢」的人,可能是受台灣過往外文系教育的學科邏輯中「犬儒主義」或中文系「清高文人道德觀」的影響?如果那是某個人花了時間與心力思考後決定相信的事物和做出的決定,那我會尊重他的選擇和信仰。

我個人沒有讀過外文系和中文系,所以「文學人能不能想賺錢?」這件事並沒有很困擾我,我從台文系的課程中認識了皮耶布赫迪厄這位法國的社會學家,基於個人小小的興趣去讀了他的著作《區判: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得知「顛倒權力場」的概念,那某種層面上,這個理論十分說服我XD

從歷史學的眼光來看,當今我們視為「藝術」的東西,有些時候「它」滿足了至少三個基本條件:它足夠「特別」以至於被「足夠多或足夠有權勢」的人看見並被認為「值得保存及推廣」。(另外一個是隱形條件是:有時「它」要距離「現在」的時間夠久遠XD)

「足夠多」指的有時是中下階級的娛樂品味,如張愛玲的小說莎士比亞的戲劇,在它們甫出現的時候,它們都是大眾娛樂。「足夠有權勢」指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西方美術史中那些被貴族與宗教人士委託的「藝術工匠」(我很懷疑當時的權貴人士有沒有把文藝復興三傑之類的人當藝術家在尊重XD),有些時候看到噗浪或臉書上的神秘委託(如:麒麟的快樂繪圖之家之類的……)(瞳孔震動),我都會在心裡偷偷地想:「哇靠!這根本就是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商業模式的再現!人性果然千百年來都不會改變!」,呃,如果有人質疑優雅的古典油畫藝術怎麼能跟神秘獸人色色圖比,那我覺得,呃,那個人可能不太知道西方藝術史的發展……有些在構圖上呈現女性唯美盪鞦韆的畫面,實際上是被委託者要滿足委託人想看女生小褲褲的隱密欲望。這在性別問題和道德上當然有可以爭論的空間,但談起來又是另外一大題了,暫且不論。撇除時代因素而造成的人們對美的標準和價值觀變換外,從滿足人類各式各樣的欲望動機的角度來看,我分不出來這兩者有什麼差別。

又扯遠了,再回來主題。「足夠有權勢」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米開朗基羅被宗教人士所委託,在梵諦岡西斯汀禮拜堂所畫的《創世紀》。容我用這個例子做為「藝術是如何被保留下來的」之比喻。從古至今,宗教都是人們重要的心靈信仰,而建築這個藝術載體在網路出現以前,是一個最堅固、最不會隨著時間改變的藝術形式,而米開朗基羅被委以重任在禮拜堂的穹頂上畫了《創世紀》這個商業委託,參與其中的人與物都被留存下來,彼此成就,被後人以「藝術」稱之。

以我個人來說,當我在面對被別人稱之為藝術的東西時,我會思考承載這個「藝術品味」的「房子」是什麼?這邊所指的房子不一定是具體的建築,亦有可能是抽象的價值觀和想法(如有興趣的人,可以詳見阿圖塞的論述「意識形態國家機器」)。以我個人的偏好,有些情況我覺得「藝術品」不錯,但「房子」很糟,有些時候情況則截然相反……呃,當然也會有我覺得兩種都很糟的情況。(氣音)

啊對了,不過,如果將「文學不能商業化」「文學人不能只想著賺錢」之類的論述放在整個大環境的社會網路中來看,我是持支持意見的。文學創作以及其延伸出來的書籍出版品是所有藝文創作中時間和金錢成本最低的,因為它的成本最低,所以它發揮「保存文化多樣性」「保留邊緣或小眾聲音」或「發展更多元可能」的CP值比其他藝術作品更高。在這個角度下,我覺得「文學人不能只想著賺錢」這句話是對的。

我不知道。我猜想會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是高中生?

我個人的話,從小到大,不管我用什麼心理測驗性向測驗、人格測驗……我測出來的結果與職業推薦永遠都有「作家」和「藝術家」這兩項,我相信科學(統計學)和前人智慧的結晶,我沒有要反抗我的初始設定。如果有人說在台灣當作家會很窮,那我就接受這件事,不要有太多物質慾望或對生活水平提升的追求,只是這樣而已。我只是做了我自己想要的選擇,而不是別人要求我做的事情。這世界上沒有人有義務要活在別人的理想鄉吧!

我也不知道想要成為作家需要讀什麼科系,成大台文系在成大還沒有不分系課程之前,是公認的「成大不分系」欸XD。我最近開始覺得多數人們好像都誤解了「跨領域學習」或「出路多元」這件事,以為那些詞彙代表著可以「從一個專業」跳到「另外一個專業」,可是在我的想法裡,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的腦袋中不能有多個學科專業的邏輯並存,然後按情況來決定我要使用哪一個邏輯做事呢?在這個線上學習資源多元的當代,我個人想不到「一定要讀某個科系才能成為某個職業」的理由。

大學並不只是學習技能或知識的地方,某種層面上,大學也有「認識某個圈子的默契」「認識某個圈子裡大多數人在乎的價值序位」「接觸某個圈子的人脈」的作用,有了這層認知,基於這個層面,你可以自己決定你要去哪裡。

台灣目前沒有專門教「創作」的科系,我也有點疑惑「文學創作」能不能被教導?文學創作是一項技能,技能當然是可以傳授的,然而藝文產業、創意產業、內容產業和其他產業相比較為特殊的是,它看中創作者本身的「原創性」(雖然按照克莉絲蒂娃等後結構主義者的intertextuality互文性主張來看,這世界沒有完全原創的東西XD)。因為在我的邏輯思維裡,「要夠特殊才會被看見」,那在文字技能上大家都一樣好的情況下,要用什麼標準來判別某個脈絡中「某個東西足夠特殊而能被視為文學」呢?如若一味追尋特殊,將之形成獵奇心態,那樣也不太好吧……?話又說回來,什麼是「正常」的呢?

劃定一個要挑戰的範圍,然後進行文獻回顧,果然還是很重要的呢……(完蛋,我又陷入自洽的邏輯迴圈裡了。)。如果科系不重要的話,我會建議有志寫作的高中生就趁早開始寫,多寫多學多觀察,讓大腦形成工作記憶。人類二十多歲之後,晶體智慧下降的速度是較流體智慧緩慢的,也就是說趁早建立寫作的工作記憶,往後從事寫作時會比較容易。

啊,不過,如果沒有台灣文學系跟歷史系的教育過程,我不會變成現在的我。這是真的。

如果有的話我也想知道……但應該沒有吧……。我個人並不是一個崇尚單一標準的人所以這問題並不特別困擾我,但我也能理解凡事都有SOP能處理時有多讓人安心。

版權交易:臉書粉絲專頁「光磊國際版權公司」

獨立書店觀察:臉書帳號「羅玫玲」

整體出版產業討論:OPENBOOK閱讀誌、文化部或文策院的臉書和它們出的白皮書、各大文學獎的決審記錄和評語。

編輯從業人員:臉書粉絲專頁「A編工事中」、「B編|編笑編哭」

資料庫:碩博士論文網、Google Scholar

文學出版產業相關指南:朱宥勳《作家新手村》、陳又津《新手作家求生指南》

怎麼寫小說的書:羅伯特.麥基《故事的解剖》、喬瑟夫.坎伯《英雄旅程》、詹姆斯.傅瑞《超棒小說這樣寫》

Q18:台灣文學系和歷史系的學院訓練給你的寫作帶來什麼助益?

我從學校學到的事情形塑了我現在的知識框架、價值觀與思考模式。

我從台灣文學系學到台灣文學史的發展(基於個人的小小興趣延伸去稍微了解了一下中國文學史英美文學史和越南文學史(這是為文教授在我在學時期的他個人新的研究興趣XD))、台灣各式平權運動的發展、文化研究的理論(帶了點最基礎的社會科學的味道)文學理論與批評(這堂課讓我了解到文學獎場域中的默契」是怎麼運作的。)以及台灣各個時代的文化思潮。

歷史系重視研究「變化的節點」以及如何詮釋歷史。我對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口述歷史、庶民史的認識都是從這裡來的。而我在科技史的課程上學到了行動者網路理論的概念(ANT),這個思維理論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有時在理解商業邏輯時,會發現很多地方會跟這個我從歷史系學會的ANT理論有多處重合。

啊不過我學到的一切,全都停留在大學生的程度XD在專家學者面前堪稱幼幼班的程度。

PS.我發現有趣的事情,我在學院裡面印象最深刻的理論與方法都是1960年代、1980年代陸續從歐陸和美國那邊發展至今的,知識真的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耶,超酷。不覺得有點令人感動嗎?

我從學校學到的事情形塑了我現在的知識框架、價值觀與思考模式。

我從台灣文學系學到台灣文學史的發展(基於個人的小小興趣延伸去稍微了解了一下中國文學史英美文學史和越南文學史(這是為文教授在我在學時期的他個人新的研究興趣XD))、台灣各式平權運動的發展、文化研究的理論(帶了點最基礎的社會科學的味道)文學理論與批評(這堂課讓我了解到文學獎場域中的默契」是怎麼運作的。)以及台灣各個時代的文化思潮。

歷史系重視研究「變化的節點」以及如何詮釋歷史。我對台灣史、中國史、世界史、口述歷史、庶民史的認識都是從這裡來的。而我在科技史的課程上學到了行動者網路理論的概念(ANT),這個思維理論對我來說很重要,我有時在理解商業邏輯時,會發現很多地方會跟這個我從歷史系學會的ANT理論有多處重合。

啊不過我學到的一切,全都停留在大學生的程度XD在專家學者面前堪稱幼幼班的程度。

PS.我發現有趣的事情,我在學院裡面印象最深刻的理論與方法都是1960年代、1980年代陸續從歐陸和美國那邊發展至今的,知識真的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耶,超酷。不覺得有點令人感動嗎?

我知道的一切。我不知道的事情我就不會知道。(廢話)

我沒有錢。我有生存與求職的焦慮,而我只會寫小說。

大二的時候因為家父要去追夢而辭去了教職,所以我們家的經濟重擔稍微沉重了一些,偏偏那時我正要開始雙主修,所以時間上排得比較滿,難以去當某段固定時間的長期工讀生,所以我就把目光轉向了全臺大大小小的文學獎,努力賺我的學費跟生活費,那段時間真的很焦慮。日後想想,全世界都在跟文組生說「你將來出去會找不到工作會餓死」,用語言恐嚇年輕人時,那時的我也很難不焦慮耶!

不過在長大的過程中,現在開始朦朦朧朧地明白,大人們應該也太不知道他們知道的事情以外的事吧!(繞口令)

啊,不過如果是問我在投文學獎前,那段時光的創作契機的話,那可能是:我真的很想要寫故事,然後跟我的腐女朋朋一起玩耍吧!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編輯,你會接受哪些稿件?

作為投稿者,我的建議是翻到有在徵稿的實體雜誌的最後一頁,看它的主辦單位(AKA.給錢的人)、協辦單位(AKA.真正執行的人),然後把單位名稱丟到政府電子採購網和經濟部工商登記系統查詢,確認它們沒有奇怪的爭議XD,接著蒐尋資料推測它們可能會接受的稿件。例如是地方政府文化局出版物的話,我會推測他們是偏好具在地特色、多元、平等、政治正確的文學作品。(你可以假想你是一個怕麻煩的公務員,為了避免炎上、各種奇奇怪怪的民眾申訴和長官刁難,你會優先選出什麼作品?)(發揮想像力!小說家的想像力除了寫小說也要用在體貼別人上啊!)

接受投稿的雜誌:

包括但不限於:《皇冠雜誌》、《鹽分地帶文學》、《聯合文學雜誌》.etc。

字數方面請自行查閱,自己的文章風格調性與該雜誌適不適合請自行評估。

接受長篇小說書稿的出版社:

新月出版社、高寶出版社……這些是網路上官方網站的有貼出徵稿訊息的出版社,但是實際上,老實說,幾乎所有出版社都不會拒絕「成熟作者」投的稿子。成熟作者有兩個層面,第一層是小說技巧方面已達水準,第二層是有「搞清楚狀況」。搞清楚狀況的意思是,創作者知道該出版社長期經營的目標客群是誰?年齡為何?性別為何?書系的特色為何?該出版社的市場區隔為何?(這邊的工具可以使用persona人物誌描繪),以及知道整個台灣與國際出版市場狀況如何?能夠推測出該出版社的商業邏輯。

這些事情都可以藉由該出版社的出版品,以及出版社的品牌歷史推測出來。平時請多多關注出版業新聞。觀察、假說、實驗、驗證。正常的產業邏輯來說,當有一個人決定投稿時,那並不是整個「作家」商業行為的起始,而是第三個「實驗」的步驟了。多數出版社不想公開徵稿訊息,是因為有很多心態尚未成熟的投稿者,在不了解產業邏輯和出版社的難處的狀況下,貿然投稿,然後收不到回覆之後玻璃心碎,上網罵出版社XD

能夠觀察得到的資料來源,詳見Q17、國內外藝文快訊、你相信的作家社群媒體和論文。現在上網查資訊非常方便,或者有餘力的話,多多參加講座也可以。基於我個人思考上的方便和射手座的樂觀,我傾向相信108課綱能養出會思辯的孩子。

因為時間、金錢和人力不是無盡資源……。

  1. 上網GOOGLE「台灣耽美專門用戶」
  2. 社群媒體,如:噗浪、FB、IG
  3. 線上創作平台,如:POPO、CXC、方格子、鏡文學、尖端原創星球、角川的小說平台
  4. 論壇,如:在水裏寫字、PPT

等地方搜尋台灣耽美、台灣原創耽美之類的關鍵字就找得到。

我在寫補助的邏輯跟步驟和我在投稿文學獎時的方法一樣,詳見Q1Q2Q4。

如若想知道更多細微的操作,詳見朱宥勳《作家新手村》

如若想要知道訣竅,請先去查閱你想要投的補助規範,並將評審委員當成是「對某人某事一無所知」的狀態,並提出可靠的資料說服評審「我是一個有能力執行計畫並結案」的人。你可以換位思考,假設你是一個手握資源能給錢的人,你會希望對方出示什麼樣的資料來說服你?

讓我們先了解ISBN碼是什麼,以及它的功用。先點這邊認識ISBN碼https://isbn.ncl.edu.tw/NEW_ISBNNet/main_ProcessMenuItems.php?Ptarget=258&Pact=ViewContent&Pval=258&Pfld=Ffile

知道ISBN碼的作用是什麼吧!如果想要走正式官方國與國交流買賣的話,有ISBN碼會比較有保障,紙本和電子的ISBN碼可以分開申請。但要記得紙本書申請了ISBN碼後就一定要把書寄到國家圖書館被建檔收藏喔!

目前臺灣為了保障人民的言論自由與出版自由,於1999年廢止了《出版法》,目前臺灣現行法律並不強制大家申請ISBN碼,因為申請後,出版品就一定要進入公家機關(公立圖書館)中,那過程中肯定會被很多公務人員看到,那,嗯,有些遊走法律地帶的東西就會有點尷尬,例如過激色色、二創同人和RPS。那,呃,大家要不要申請就自己評估。

對了,中國目前還是有出版物的審查機制,中國原耽太太如果自己印色色本本,然後不小心大賣或被舉報,按照中國的法律就是違法,要被抓去關。想想《魔道祖師》的作者因為私印本本而入獄的事情。(抱頭)

這個問題我常在講座或採訪時被問到,但我經常答不出來。在大眾眼裡,「知道作家喜歡哪一本書」好像是很重要的事情,那可以被指代為某個人的文學啟蒙或決定某位寫作者品味的依據,可是我有好多本喜歡的書,硬是要我選一本我會很困擾。

不過,我有慶幸自己有讀過的書,例如:張亦絢的《永別書》、賴香吟的《其後》等等。

初讀《永別書》的時候,我有點困惑這也是小說嗎?因為它跟我所熟悉的小說結構不太一樣(我是看言情小說、BL小說、文學小說和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長大的,謝謝大家。),但只要文學圈出代誌或在某些文學場合時,我總會想起《永別書》的某段劇情,然後想說:「靠北小說裡講的事情真的會發生欸!」

《永別書》根本是現代文學圈版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吧?

這真是一個會引起腥風血雨的問題……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文史學科有趣的地方在於,它們跟意識形態密切相關,決定了甚麼樣的「知識」、「事實」可以在家國論述的框架中被留下來。舉個例子,倘若有件事情發生在戒嚴時期,人們從《聯合報》《中華日報》《中華時報》和《台灣府城教會報》(有段時期多以白話字寫成)讀到的新聞事實可完全不一樣。如果可以的話,除了用中文寫的台灣文學史以外,閱讀用台語、客語等台灣本土母語寫就的文學史也不錯,可以對整個台灣的文學和歷史狀況有更深刻的掌握。我在想也許再過十幾年,台灣會有用新移民族群語言寫成的台灣文學史也說不定。

好啦學很多語言可能有點累……但是科技進步之後,Google翻譯或AI工具是大家的好朋友……學習的成本比過往低很多了吧?(大、大概?)

台灣史的書籍也是一樣的,不同年代與意識形態造就各種不同詮釋的方法。我尊重每個人的能動性,你可以,自己選你想要相信的。我個人的話偏向閱讀以「海洋史觀」來詮釋台灣史的書籍。這個理論的提出者是曹永和老師,他於1990年代提出這個說法。我個人唯一支持「台灣史納入世界史」課綱XD。

廣義的出版產業鏈有:作者➜代理商出版社文字編輯、書封設計、美編、行銷、企劃、會計➜印刷廠➜經銷商(通路電商電子書廠商)➜實體零售商(獨立書店)➜消費者

其它業者:版權經紀公司、譯者、獨立國際版權經紀人、政府公部門、文學研究學者etc.

上述流程多有複合經營的現象,端看出版社的經營策略。在職從業人員也多有斜槓跡象,總而言之就一個爆肝低薪的產業(嗯?)。不太確定問這個問題的人想要從事什麼產業,但若有某個人把Q1~Q29的文字都讀完且能理解產業運作的邏輯,進而按照文中提及的大部分方法進行職涯規劃,而且在過程當中即便痛苦猶仍能快樂的堅持下去(就是部分社畜的狀態XD),我想不到我為什麼要阻止一個了解狀況的人進入出版業……啊不過,說不定我也是一個沒有了解狀況的人……。(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