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鑼鼓喧天,鞭炮乍響,眾信徒被裹在鞭炮的白煙中,看中央的舞龍舞獅隊向神佛進獻表演,每一張面容下都有一顆虔誠的心。繪師一門幼時曾當過一段時間的舞龍隊成員,如此景象想來於她而言並不陌生。一門幼時曾與祖母一起住鄉下大廟旁一段時間,她說她的同校同學們在那個環境下幾乎人人會跳宋江陣,在這樣的氛圍下,台灣傳統民俗記憶自然而然成為她幼年生活的一部份,長大後亦成為她的繪畫題材之一。
成年出了社會之後,她為任職的旅遊公司撰寫旅行地點推薦文章,該公司是面向日本客戶的,要介紹台灣的景點給日本觀光客認識。她為此研究了許多台灣文史地點,一個不小心寫得太過深入了,被主管說:「這種東西沒有人會看。」,這樣子的經驗不只發生過一次,令一門有些受挫。「其實我那時候蠻難過的啦。想說原來很多人是不看這個的嗎?」她回憶道。
一門任職於旅遊業時正值太陽花學運,整個社會運動的過程令她深有感悟,她認為好像是在那個時候關於台灣文化、台灣意識似乎再次覺醒與揚升,在社會上頗受關注。她自己是在那段時期重新去挖掘台灣史上各大重大事件,如二二八等。
若是有在噗浪上關注插畫繪師的人,或許會對繪師一門融合日本浮世繪的繪畫風格,以及時常可見的台灣傳統元素頗為印象深刻。一門說自己喜歡日本動畫《夏目友人帳》、《物怪》等作品,也喜歡山本タカト獵奇優美的作品。
「我很喜歡山本タカト在融入浮世繪的過程中仍然保有自己風格的畫法。就不是很傳統的浮世繪那樣。」一門說。
一門本身有一系列的原創插畫「舊町三丁目」,前身為「烏鴉三兄弟」於花街柳巷的生活,後續則發展為「點香人」及原創角色「阿香」的故事。其發想原型來自於日治時期的台南煙花區「新町」,彼時的新町分一丁目與二丁目,前者為服務日人顧客;後者則服務台人男性。而一門之所以將繪畫主題訂為「舊町三丁目」是為了與史實上真正的「新町」拉開點距離,讓觀者自發性地去解謎、產生連結。
「因為我沒有很想直接完完全全就是寫台南的故事,我想要寫一個比較虛構一點的東西,就是它有日本的妖怪、有台灣的神明。我當時的想法是,那個時候台灣是日治時期嘛!那我們人類生活在一起的話,那神靈祂們應該會一起跑來,那日本人帶來的妖怪,祂們在我們台灣生活的話,那跟神明祂們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就是用這種方式去想像『舊町三丁目』這個作品。」
「那你未來會把它畫成漫畫或者其他方式來呈現這個故事嗎?例如小說?還是說它會是一連串的插畫明信片呢?」我好奇地問。
「我最一開始在畫圖的時候,我就是想要畫小說的插畫,所以其實我會蠻希望它是有文字跟圖,就是插畫的方式做合併與呈現這樣子。」一門頓了頓:「因為我一開始的時候是喜歡小說的插畫,我很喜歡《因與聿案簿錄》那部作品。」
一門跟我分享,過去她曾看過的一本同人誌,是結合了小說、漫畫與插畫的形式構成的,她希望未來「舊町三丁目」也能朝這個方向發展。
目前的一門是一名全職自由接案者,除了接插畫委託之外,有時也接日文的口譯與筆譯。她回想起過去在旅遊業任職的那段日子,覺得彼時做的很多雜務如行銷、企劃、與人溝通的技巧等,在日後都成為她成為接案者後能順利工作的利器。自由接案者的案源和收入浮動,有時一周內就能賺足月薪;有時則一個月都沒有任何案子。
「那不就跟我一樣每天都過得很刺激?」我心有戚戚焉。
「對,真的很刺激。可是沒辦法,因為這工作就是有一定的風險,所以我也覺得還好。」一門說。
身為自由工作者的我們,今天也在等待著不知何方的案主發案給我們,過著時間自由而財務刺激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