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繪師推薦】 畫圖就像等待釀酒的時間——繪師修宇Shu.U專訪

繪師聯繫資訊:

FB

抵達咖啡廳的時候,修宇已經等在那裡了。專訪選在戶外,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她頸項間的銅花立體項鍊。

「這是藏傳佛教有關的項鍊,裡面裝祈福過的沙或米。」修宇輕搖那吊墜:「有聽到嗎?」

修宇與神佛有緣,是個怪人。她說她去算命,幾乎每個算命師都跟她說她未來適合當公務員,但現職為上班族兼職補教老師和網路繪師的修宇,並沒有走上算命師們說的運途。然而,木星水瓶的修宇,性格中的「怪」強行輾壓其他自身命中星盤的固定星座,於是她成為一名獨特的、無人能取代的接案繪師。

尚月地、上條淳士和樞梁是修宇的心頭好兼學習對象。修宇閒暇時看電影《游牧人生》、《在路上》等公路電影;讀黃麗群、張愛玲與尚‧惹內;翻賞繩縛藝術攝影集……來自四面八方的養分造就她繪筆下的風格與構圖。「我很喜歡讀『垮世代』1作家的東西,就很叛逆、很怪……」她緊接著補充:「當然用現在的眼光來看他們也覺得『嗯?這也還好吧?』,Joeman吸大麻回到1950年代就是『類似於嬉皮啊!」。

嗯,我們都知道嚴格說起來其實並不是這樣。但這樣子的比喻讓我和修宇都忍不住笑了出來。

「我不是美術科班出身的,研究所才讀了設計,之前在靜宜大學讀日本文學。手繪畫畫是自學的,手繪完原稿再進電腦上色。」修宇這麼解釋她的作畫流程:「電繪班教的上色方式是油畫的上色方式,但我比較沒感覺。我反而從山水畫與書法的筆觸、浮世繪版畫的上色方式得到靈感。」

柔軟的毛筆筆尖卻能畫出堅硬的山水,亦能畫出「永字八法」多變的撇捺。這令修宇相當著迷,除此之外,浮世繪發展傳統中的「用色限制」2也默默影響了修宇在上色時有意識地避開在圖面上使用過多繽紛絢麗的色彩。

她曾在校內和校外辦過個展,一路走來也是誤打誤撞。大四畢業前提早完成了畢業專題,餘下的學期時間想說要找點事情來做,就跟大學的創業培力中心談了個貨櫃倉大小的空間展出自己的繪畫作品。畫作置於便當盒內,每張畫都帶有她創作的鮮明特色(例如繩縛、例如花)。個展名稱取為「慾食」,是慾望之食,亦是等待被看見和打磨的「玉石」。

「其實那個時候選擇用便當盒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沒錢。」她說:「想不到效果蠻好的。」

「沒錢才會產生創意和策略啊!」我心有戚戚焉。

「沒錯!」

日後個展移往校外咖啡廳,修宇在場勘時一眼相中店家本來用來當作書櫃置物的壞掉舊冰箱,選擇將「便當盒畫作」展覽於冰箱中。修宇說:「我覺得藝術是因為人的交流而生的,我不希望它給人的感覺是孤立的、有距離的。我希望我的畫作能適應空間,成為空間的一部份。」

她讀過《思考整理學》一書,篤信「釀酒原則」,意即在接到案子後或正式作畫前除了要「以終為始」來思考外,平時也要多多蒐集素材與靈感,將它們記錄下來,予以充分的時間「發酵」才能做出最好的創作。

「我常常在閱讀的時候腦中就會有一個畫面會想要趕快畫下來,或者是在洗澡的時候靈感就會冒出來。不過因為我有正職工作,所以經常沒空畫。」修宇一邊笑著一邊說:「我有一個朋友更慘,他經常在大便的時候有靈感。我慶幸我自己是在洗澡的時候會有靈感,趕快洗完還能去紀錄下來,他不行欸,他超希望他家馬桶可以做成像學校講堂課桌椅那樣有掀桌式的設計。」

修宇目前是一名上班族,晚上到補習班當兼職的國文科與社會科老師,她不是全職繪師,目前難以單靠創作維持生計。於此時的她而言,繪畫僅是興趣與偶爾能讓她賺點外快的技能,她心裡暗自期許自己將來能成為一名全職創作者,但她不知道距離那天還有多久。

採訪最末,問她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的?她想了想,靈機一動說:「啊!對了!朋友叫我幫我們合作的歌曲『鴿子與烏鴉』打廣告,妳要記得幫我寫進去。」

「好的。」我允諾。

於是有了這篇長得有點奇怪的人物專訪。

註1:垮世代(Beat  Generation)是指二戰後美國1950年代後流行的一種文化思潮。

註2:因為江戶時期有奢侈禁止令,要求老百姓節儉,畫家的作畫用色也因此受到影響,有了「用色數限制」的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