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推薦】 台灣耽美BL小說海盜電臺

向世界發送電波

高寶出版:克里斯豪斯《海盜電臺》

  坦白說,翻開《海盜電臺》之前已經做好了抑鬱的準備,然而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好像不用做太深沉的心理準備也沒關係,《海盜電臺》走的不是苦大仇深的路,作者體貼地將故事處理得易讀輕盈,滿滿生活感(看看Caroline的成員們在故事中吃了多少東西!),我想這種小小英雄的凡人感是有必要的,提醒無論在多麼艱困的環境下,人們還是要吃食、打鬧與認認真真談戀愛。《海盜電臺》的筆法並不壯闊,以較為輕盈的路徑回應沉重議題,鏡頭聚焦於真・普通人身上,如若一個世界只能等待一個英雄來救,那樣的世界也太絕望了吧!

  此書定調為LGBTQ小說,但說的是比這些更多的事情,某些調查段落讀起來甚至頗有推理小說的感覺。關於威權、權勢壓迫的創作難寫,困難之處在於:寫得輕了有不莊重、視受壓迫者的苦難為無物之嫌;寫得重了,失去分寸,劍走偏鋒是將受苦的場景轉為獵奇驚悚的場面,引人注目之外,對曾蒙受傷害者而言,那些虛構卻與現實不謀而合的種種細節,都有可能是創傷的重召,寫作者開啟創傷的盒子,卻不一定能蓋上蓋子,徒留讀者獨自面對被意外開啟的創傷之盒。

  當今是一個有諸多證詞的時代,社群媒體上有許多受傷的經驗,種種訴說都比虛構小說來得真實,當代小說的使命(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是再現血淋淋的真實嗎?

  《海盜電臺》大概不這麼認為吧?在真正會令人感受到「痛」的場面,作者都輕巧帶過、不渲染細節,溫柔地不讓讀者直面傷痛的二次展演,即便是寫結構中的惡人也多採取一種平視的視角,但從作者描摹角色的樣態與少少的幾句關鍵臺詞,讀者能確實地知道有一群人受傷了,「不說」比「說」更有想像空間和力道。故事中的每個角色幾乎都有傷口,且掙扎著想辦法帶著傷口活下去。

  小說的故事背景雖然設立於藝文審查苛刻的半架空威權社會,但諸多線索照見現實,讀著、讀著會憶起臺灣本地的戒嚴時期,有時會莫名看向臺灣海峽另一端,連沒有其他政黨的這一點也很像呢……在那樣子表達的自由與基礎信任失卻的社會,在那樣子連幫忙都得迂迴的社會中,仍有一群人願意相信彼此、試著發聲。

  聲音在此書中具有多重意涵,首先最能被辨識出來的應當是「電臺發聲」這個意象(雖然故事中Caroline主要是拍各式影片),再來是歌手許閔文的「失聲」與領袖鄭楚仁的「重聲/身」,以個人之身代指家國社會的主旋律和異音,指向結構中的複雜與曖昧。(被)噤聲與只有一種聲音同等危險,不被允許訴說的往往更加真實。無論如何,都不要忘記向世界發送電波。

  最後,雖然與此推薦文的大體調性相差甚遠,且不知道會不會爆雷……但我還是想說:諸君!快來看跑酷大男孩(有夠帥)跟女裝大佬(有夠香)在談戀愛啦!他們偷偷調情!